發布者:佚名    發布時間:2014-10-15    分享到:
2008年以來,陜西省建筑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3.53%,增加值占全省GDP9%左右。2013年,全省建筑業完成總產值3993.8億元,實現增加值1404億元,從業人員達198萬人,其中農民工157萬人,占全省農民工總數23.9%,農民工從建筑業獲得的收入占純收入20%以上,主要經濟指標居全國16位、西部第3位,成為真正意義的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。
取得這些成績,與近年來全省住建系統和建筑業企業按照省委、省政府的部署,圍繞做大做強主題,全面落實省政府2007年下發的《關于加快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若干意見》),創新思路,開拓進取的努力工作是分不開的。
堅持調整產業結構 促進企業體制機制創新
2007年省政府《若干意見》出臺后,省住建廳堅持抓改革改制,放手發展民營企業,加大扶持指導力度,充分發掘建筑業資源和潛力。截至2013年,全省共有各類建筑企業7266家,其中特級企業5家,一級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452家,中介服務機構303家,勘察設計企業750家;全省年產值超1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61家,超20億的20家,陜西建工集團進入全國建筑業競爭力百強第八名;全省勘察設計企業完成產值462.2億元,3家企業進入全國五十強,7家企業進入全國百強,初步形成了總承包、專業承包、勞務分包、中介服務等門類齊全的服務體系。
堅持“走出去”戰略 支持企業開拓外埠市場
為鼓勵和扶持陜西建筑企業大力拓展省外市場,我省依托陜西建工集團在市場占有份額較大的省市設立駐外辦事處,將窗口前移,主動靠前服務,加強與當地建設行政管理部門的溝通,簽訂合作框架協議,積極為企業辦理出省相關手續,構建互利合作平臺。2013年,全省建筑企業省外完成產值1213億元,境外完成75億元,占全省建筑業總產值的32%,外向度居全國第十、西部第二,出省承包工程覆蓋全國。其中在山西、新疆等省完成產值超過100億元,陜西建工集團和中鐵一局、二十局等大型企業的境外業務已拓展到亞洲、非洲、歐洲及中東地區。
堅持質量安全“保底線”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
針對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,省住建廳加快“兩體系、六庫、一平臺”建設,不斷完善相關配套措施,積極推進建筑工人職業化,推行建筑施工現場關鍵崗位人員實名制管理,實現“市場”與“現場”有機聯動,加大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的治理打擊力度,工程質量安全形勢有了明顯好轉。5年來,全省27項工程獲國家優質工程“魯班獎”,居西部第一、全國第六;創建省級“文明工地”870個,229項工程獲省優質工程“長安杯”,公布省級工法366項,獲國家工法25項。
堅持轉變職能和作風 不斷提高服務水平
近年來,省住建廳針對建設行業民生性、基礎性特點,強化服務意識,淡化前置審批,強化事中事后監管,簡化行政審批程序,下放取消8項行政審批事項和地市初審環節112項,精簡率達26.67%。成立了廳綜合便民服務中心,將27類專業、830多種事項轉入中心集中辦理或受理,更好地方便企業。邀請住建部專家對擬晉升特級的20家建筑企業進行業務指導,水電十五局成功晉升特級資質。為中建七局、中鐵十二局等下屬公司辦理入陜落戶手續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,制定出臺“一企一策”支持政策,增強服務指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,實現精準扶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