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者:信息員    發布時間:2020-10-23    分享到:
西部網-陜西新聞網 2020-10-22 10:15:41
省人大代表李亞光到農戶家中,了解產業發展情況。
西部網訊(記者 李卓然)特色產業幫扶、改善基礎設施、捐資助學、扶貧扶志……在榆林市,到處都活躍著陜西省人大代表們的身影,他們進村入戶,實地調研,并結合各自特長,投身脫貧攻堅,助力鄉村振興,以實際行動詮釋代表的責任與擔當。
省人大代表李亞光:打通3.5公里幸福路 筑起貧困戶致富夢
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,對于家住榆林市榆陽區雙鎖山村的貧困戶劉海平來說,別提有多高興了。劉海平和妻子均身體殘疾,每年的支出很大,只能在家發展種養植,維持生計,全家生活十分拮據。
“十一”期間,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開園營業,劉海平借著景區開到家門口的東風,不僅在家里搞起了農家樂,養殖的山羊,種植的無公害土豆、蘿卜等農產品,在景區也成了搶手貨,很快銷售一空。
“要不是李亞光代表幫我們打通了這3.5公里的通組路,像劉海平這樣的貧困戶都不敢想會有今天的變化?!庇芰质杏荜枀^雙鎖山村黨支部書記李虎林所說的這條通組路,由陜西省十三屆人大代表李亞光出資修建,連接雙鎖山村的寺溝、東劉畔兩個村小組?!奥沸尥ê?,不僅打通了村里的旅游環線,還帶動了村上農家樂、魚塘養殖、紫花苜蓿、大扁杏種植等產業發展,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2000元左右?!?/span>
人大代表,不僅是一份榮譽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。多年來,李亞光積極參與脫貧攻堅、捐資助學、扶貧濟困等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,累計捐贈過億元。在他看來,“真”扶貧不僅要扶經濟上的貧窮,更要扶精神上的貧乏,還要扶環境上的貧瘠,成為貧困村產業和生態的提升者、守護者和營建者。
近年來,李亞光一直在推動“現代農業”轉型文章上下功夫,通過推進規?;N植,為現代農業“筑巢引鳳”。2018年6月起,李亞光發起“基泰花卉苗木示范基地”扶貧項目,通過采用“苗木種植+產業扶貧”的模式,先后發動兩批扶貧對象共計159戶參與該項目,以認購基泰園林苗木入股的形式,參與企業的經營分紅,每年每戶1200元分紅金,持續幫扶三年,成為西咸新區涇河新城“五個一批”重點扶貧項目。同時,項目在建設和運營期間優先聘用貧困勞動力就業,有效拓寬貧困群眾就業增收渠道,部分貧困戶已經實現年收入近3萬元。